您现在访问的是: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>>医院文化
可操作的工作效率提升方法:工作早一步(心语集)

可操作的工作效率提升方法:工作早一步

 

     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如山,总也做不完,领导在后面催得急,自己手足无

  措瞎忙乱。但是,"工作多"并不能成为"效率低"的借口。那么,为什么我们

  做事情总是慢一步呢?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目标,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,工

  作是为了什么!
      罗曼.罗兰说:"紧盯目标的人,连恒星也会为他让路。"目标是我们做

  事情的动力之源。反之,那种"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"的人,不会按照目标将

  工作分出轻重缓急,没有"立即""紧急""快速"等提高效率的意识,更没

  有"马上就做"的执行力。
      因此,高效率一定是对既定目标的"刻意追求",这种"刻意追求"就是

  产生高效率的直接原因,内驱力和执行力是否强劲也是决定一个人工作效率

  高低的重要前提。
      没想要高效,不知道为什么高效,工作就绝对不会高效。每一个人在职

  场中都像是在不同轨道上行驶的列车,在同等时间内谁跑得快,谁才有可能

  领跑职场!
      案例:累死了也不招人待见!
      辛迪晋升为客户服务部经理,高兴劲儿还没过,就忙得脚打后脑勺了。

  她整天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,有时连午饭也顾不上吃,可就是这样也做不

  完自己的那一摊活儿。因为工作难出成果,老板见她没笑容,下属对她不服

  从。
      这天领导正带着供应商到服务部参观,就见一群人围着辛迪嚷嚷:"

  理,这库管员我干不了!两年前生产的笔记本是'老古董'了,这配件从工厂

  根本订不来!""经理,我没办法做下月的备件计划,现在的备件库存额度超

  标,我可不敢找老板报批,招骂!"更火上浇油的是,这时华南、华北的经销

  商也找上门来投诉:"你们的售后服务跟不上,消费者要求退货,都告到消费

  者协会了!"
      领导闻讯径直走来,询问辛迪:"怎么积压了这么多问题?先清理客户

  急需的问题,能解决的立即解决;不能解决的,下午到我办公室专题研究!"
      辛迪见老板皱着眉头,她张张嘴,把想说的话又咽了下去。其实辛迪心

  里很委屈,她已经使尽浑身解数来应对高强度的工作,即便这样,还是问题

  百出,顾此失彼,工作成果看不见,累死也不招人待见。
      后来,在职业顾问的帮助下,辛迪找出工作被动的原因,采取了改进

  措施。半年后的一天,会议室座无虚席,辛迪用图表说明了服务部门半年来

  的变化,还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四条体会:每年一个目标;每月一个计划;每

  周一个检查;每天一个结果。
      辛迪按照这四点做到了"工作早一步",把问题处理得有条不紊,老板听

  着,嘴里不停地说:"做得好!"
      一、效率低下的五种成因
      很多职场人在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,总是在上级反复提醒、要求、

  催促、威胁之下才能完成工作,总是抱怨上级安排任务过多,刚做完一件工

  作还没缓过神来,下一件工作就像"炮弹"似的投射过来,被""得晕头转

  向,不得不在"眼冒金星"中加班加点;还有人抱怨工作头绪多,临时任务总

  让人感到应接不暇,疲惫不堪。实际上,只要我们安排得当,总是能够合理

  地处理好"工作多""头绪乱""效率低"的问题。下面是形成效率低下的五

  种原因,大家看一下,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类问题。
      效率低下的五种成因:为谁工作不清晰;凡事可以慢慢来;工作之前不

  准备;进度总是往后拖;完成之后不总结。
      1.为谁工作不清晰
      搞不清为谁工作,认为多干活就是"自找苦吃":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

  工的人,对待工作不会有很高的要求,觉得工作做多做少、效率高低对自己

  的意义不大:"为别人打工,何必紧追紧赶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?干快干慢都

  挣那么点儿钱!"这类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,通常不找

  自己的问题,相反会抱怨企业、抱怨工作、抱怨领导,而且,怨气越大,越

  不甘心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工作,从而陷入"得过且过"的恶性循环之中。
     搞不清为谁工作,认为追求效率是"赔本买卖":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

  工的人,多干一点工作就像自己的钱包被别人掏了一样不划算。做一件事就

  计算一分薪酬,相同时间内多做些事情,每件事情的平均报酬降低了,自己

  不是赔本了?在这种"小九九"的影响下,他们做事只管拖着走,拖过了一天

  又一天,拖过一年又一年,最后拖过了自己的最佳成长期,拖过了自己对工

  作技能的快速掌握期,拖过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关键期,最终沦为效率低下、

  工作平庸的人。
      搞不清为谁工作,工作没乐趣,效率难提升: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

  的人,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工作的乐趣和意义。在他们眼里,工作是谋生的手

  段,工作是沉重的任务,工作是乏味的坚持,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没有丝

  毫激情的工作,自己不快乐,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,效率自然也上不去。
      搞不清为谁工作,放弃发展前景,丧失追求高效的动力:认为自己是在

  为别人打工的人,只想自己合适,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,也很少能够得到领

  导、同事的尊重和赞赏,自己与企业、同事的关系仅仅是"挣钱吃饭"那么简

  单,尽管每月都能拿到薪水,但是看涨就难了,这样无形之中会丧失很多机

  会和收益,最终失去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,错失职业生涯的最佳发展期

  和加薪晋职的机会,给自己的职业前景设了"一堵墙"。没有美好的愿景,哪

  来追求的动力?
      2.凡事可以慢慢来
      说到工作效率时,很多人认为"凡事可以慢慢来",但是职场可以容忍慢

  慢来的沉稳心态,绝不能容忍"慢慢来"的做事速度;职场允许缜密的思考,

  绝不允许拖沓的行为。
      生活中我们提倡"慢活"是为了健康,职场中如果我们还提倡"凡事可以

  慢慢来",只会被甩出职场的"快轨"。职场中需要""一样的速度和效率,

  不管我们用风驰电掣的气势、风风火火的行动还是风雨无阻的坚持,我们必

  须保证"风和日丽"的结果,如果只想着追求舒适、休闲的生活,认为"慢工

  出细活",最后我们得到的不一定是"细活",而很可能要面对领导风雨交加

  的面孔和呵斥。
      3.工作之前不准备
      很多人在工作之前不善于准备和筹划,没有明确领导的要求,做事没有

  格局,这也是他们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。"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",意思是要

  办成一件时,一定不要盲目着手,而是先要进行一番筹划、做好充分准备,

  创造完成工作的有利条件,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,"磨刀不误砍柴工"
      事前计划少,事后补救多:有人不把事前计划当回事,喜欢摸着石头过

  河,有时工作做到一半,才发现偏离了预定的方向,前功尽弃只得重新开始

  有时在工作提交后,才发觉漏洞百出,根本不是领导需要和满意的东西。这

  种状况越多,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折扣越大,只会落个受累不讨好的结果。
      4.进度总是往后拖
     有人认为自己30天之内可以做完一件事情,在前15天总觉得时间还很宽

  裕,不急于动手做,还剩下10天的时候仍然觉得"大不了提前5天的时候加加

  班",直到最后只剩下23天时才恍然觉得时间紧迫,开始手忙脚乱起来。

  这时不仅没有预想中的"急中生智",反而因为压力过大,容易急中出错,或

  者因为对困难估计不足而将进度一拖再拖。
      5.完成之后不总结
      多总结,找出高效路径:努力工作并没有错,但只顾做事、不善于总结

  的人不是聪明的职场人。丁玲写了几十年的日记,日记里记录的是每天的总

  结和收获;鲁迅几乎每天发表一篇文章,文章成了他的"日记""总结"。我

  们把每天工作做一次总结,通过对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分析,可以发现一天

  中的效率"峰点""谷点",发现高效率和低效率的原因,逐渐在自我工作管

  理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效率管理法。
      多总结,避免重复出错:把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迷宫里,在迷宫的出口

  放置一块奶酪,第一次小白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找路,第二次他只走错了为

  数不多的几段路,第三次小白鼠径直沿着正确道路找到奶酪。工作总结可以

  让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以往工作的经验,发现问题,避免重复出错,提高工

  作效率。总结的过程是积累经验和提高效率的过程。
      多总结,形成工作流程:做同样的一件事情,第一次做我们可能会遇到

  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"插曲",但是第二次做就要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充分预

  估问题的难度和可能性。我们在第一次工作结束后形成一个简明的工作流

  程,以后做同类事情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。
      总结工作是一个将以往经验延续和升华,同时在此基础上发挥才智不断

  创造的过程。如果不对之前的经验进行总结,随着时间的推移,让宝贵的体

  验蒸发,不会在头脑中留下一点儿痕迹,这才是最大的无形损失。
      总结越充分,越能够储存更多的经验和感悟。总结越深刻,对工作的理

  解越有深度,越能把握所要达到的工作结果,相比那些在相同时间内只顾工

  作而不善于总结的人收获更多、成长更快。好的流程可以大大提升效率,同

  时带来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。
      二、自我督导的四个方面
      凡是具备高效工作意识的人,都会以一切可行的效率标准来要求自己,

  会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量。因此,对个人而言,具有高

  效的意识就意味着能够减少更多的无效时间,获得更高多的工作回报。
      自我督导的四个方面:为自己工作,设定高效目标;为自己提速,限定

  完成时间;为自己督导,进度尽量前提;为自己总结,让工作快一步。
      1.为自己工作,设定高效目标:
      设定事业目标和阶段性目标:倘若你现在是企业的一名骨干员工,你的

  事业目标是在工作20年后成为一名销售总经理,那么,就要规划未来20年内

  个人成长的阶段性目标,并且保证所有阶段性目标全部指向你的事业目标。

  阶段性目标可以分解成15年的长期目标、58的中期目标以及35年的短期

  目标。然后还可以将35年的短期目标根据"倒计时原则"继续分解到年月周

  日中。从今天开始,做一个有目标的人吧,因为目标可以驱使你在限定时间

  内,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      设定工作能力目标:工作能力目标通常包括两项目标:第一个目标是专

  业能力目标,是指精通本岗位必要的专业知识;第二个目标是管理能力目标

  是指通过对工作的管理来提高效率的能力。设定这两个目标可以帮助自己看

  清未来的发展方向,成为一个为实现目标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人。
      设定沟通能力目标:设定自己与领导、下属、同事沟通的能力指标,包

  含沟通对象、沟通范围、沟通频次、沟通方式、沟通的效果等。如果形成了

  他人即效率的观念,与周围的人沟通顺畅了,必定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工

  效率。
       2.为自己提速,限定完成时间
      什么是为自己提速?为自己提速就是追求绞尽脑汁、用尽全身心的力量

  才能实现的个人速度,完成工作的时间永远超前于领导期待的完成时间。
      3.为自己督导,进度尽量前提
      什么是为自己督导?为自己督导就是在工作过程之中,凭借自己强大的

  自控能力,抓紧现在应该做的事,而不是随意往后拖延。自我督导是一种"

  待扬鞭自奋蹄"的主动工作态度和积极的自我管理精神。
       4.为自己总结,让工作快一步
      工作效率既反映整体工作的快慢,也说明每一工作步骤效率的高低。总

  结是对影响工作效率的每个环节有一个具体的分析,对整体工作过程有一个

  清晰的梳理和认识,从中找出规律性以指导今后的工作。
      要按工作计划进行总结,以期发现计划与执行结果间的差距,总结经验

  采取改进的措施。要按时间推进表进行总结,找出时间节点,对比时间差,

  总结影响正常进度的因素,采取改进措施。还要按完成工作的效果进行总

  结,从成绩和不足两个方面,分析产生的原因,升华对工作过程的感悟,加

  强对高效工作经验的积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冯 鸣   文献整理